清明节是哪天 清明节上坟需要注意什么

2018-03-13 14:24    赵泰格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这一天,人们最重要的是扫墓还有祭拜祖先。但是清明节的日子不是固定的,它是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的样子。那么大家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吗?除了扫墓清明节又还有哪些习俗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清明节最好的写照。在清明节这天,人们大多都去坟山上扫墓然后祭拜祖先。其实清明节的习俗不止有扫墓,还有其它的习俗在清明节也是可以做的。想要了解清明节还有哪些习俗吗,那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清明节是哪天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是中国汉族的节日,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

清明节.jpg

1.清明节上坟需要注意什么

  禁止拍摄照片

  新新人类最大的特征就是到哪里都喜欢摆自拍。甚至到了公墓上坟的时候也会发个朋友圈、微博什么的。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有轻视死者的意思。不仅如此,去寺庙烧香、去教堂做礼拜也是不能够随便拍照的。

  怀孕不能上坟

  在很多地区的传统中怀孕女性不能上坟,虽然这只是一种迷信:旧时认为女性肚子里的胎儿会对死者造成冲撞。除此之外来月经的女性也是不能上坟的,月经血被认为是污秽之物,对先祖有冲撞。处于这两种阶段的女性不能叩拜也不能上坟,应该回避。

  穿衣不能鲜艳

  在上坟时候穿衣服要保守,颜色也不能过分鲜艳。比较暴露的,特别性感的衣服都不能穿。毕竟公墓是默哀场所,去公墓上坟都应该怀着沉痛的心情。小编提醒最好穿黑色、白色等衣服。喜爱化妆的女性最多只能化淡妆。

  注意上坟顺序

  上坟时要注意祭拜顺序。一般都是先上自己亲戚的坟,然后再去母亲娘家祭拜,然后是妻子娘家等等。中国人特别讲究这点。同姓亲戚上坟完毕后才能去上异姓亲戚的。如果都是一个姓则按亲疏远近,如果亲疏远近都相同,那么就按照他们在族中的排行进行祭拜。

  不能过分喧哗

  上坟应该保持安静,不要喧哗。不能大声接打电话,也不能对侮辱死者的话。虽说这是一个讲究科学的年代,但你也想到地下的死者们是你的祖先,对祖先不孝敬是应该唾弃的。中国人每年定期上坟,为的是追思祖先,这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信仰。

上坟.jpg


2.清明节还有哪些习俗

  踏青: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其乐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关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种传说。最古老的传说,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再晚点的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更晚点的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 。

  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踏青.jpg

3.清明节是怎么来的

  清明节为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节日的来历和介子推有关。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来历.jpg

4.清明节有什么意义

  清明节有好几重意义,当然最主要的是关于生命的意义。清明节是缅怀已逝生命,激发现有生命,纪念自己身边的,自己亲近的已逝的亲人,感谢先人赐予我们生命的一个节日。如何通过我们现有的生命延续过去的生命,用过去的生命激发今天的生命?缅怀的意义不单纯是对亲人的思念,更该成为一种民族的风俗,成为一个种族的繁衍仪式。我们对自己亲人每年一次的扫墓就是一个典礼,是敬祖报本观念的延续。有专家曾提议,应该把这个典礼扩大开来,就是在每年的清明节对那些为国捐躯,为中华民族付出生命的人进行祭奠。其实这样的活动我们小的时候是年年都搞的,现在这样的活动在少年当中少多了。所以有专家建议我国应该有一个“国典”,每年的清明节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祭奠先烈的仪式。从先烈到先贤,先贤不仅是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我们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都是值得我们纪念的。家乡的贤人是家乡历史的灵魂,也是家乡山川的灵魂,他们在家乡都留下了足迹,大家可以到他们的故居、墓园、纪念碑去祭奠,这将是最贴近百姓的乡土教育。

  其次,清明节还是“生机的节日”,迎接大自然的生机,扩大大自然的生机。大自然到了清明节的时候是生机勃发的。植树就是古人扩大自然的生机,古代有“插柳留春”的习俗;踏青则是珍惜自然的生机,到自然中去,拥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蹴鞠、荡秋千、拔河等等,以此来迎接大自然生机的到来。

  再有,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都是由大自然的节日转化而来的,从自然到人文,“感自然节律而成,蕴人文精神而丰”。清明节就是融合了古代的寒食节而形成的。寒食本来就是一种大自然的节律,加上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就是那许许多多的传说和人物。

  可见,清明节不仅仅一个“烧”可以涵盖,也不仅仅一个“烧”可以表达。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提倡以一种更文明的新方式来祭奠先人,比如鲜花祭扫,比如网上祭扫等。所以有专家说,我们无论何时也不能丢弃传统文化,重要的是不能丢弃传统文化的核心,按照生命科学的说法,就是“基因”不能变。祭奠的方式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只是外在的载体,这个载体是需要不断更新和变化的,但是“基因”要保护和保存好,核心的价值观要保护好。

意义.jpg

  总结:清明节前后,春暖花开,大地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清明节,人们不仅是扫墓祭拜祖先,还可以趁扫墓之余全家老小一起出去踏青,好好的游玩一番。以上就是三八女性网为大家介绍的清明节的一些其它习俗和清明节的来历,这里不仅有最全的百科知识,还有最新的新闻资讯,还在等什么,赶紧关注我们吧。

推荐阅读:

清明节吃什么?清明节传统食物有哪些

清明节如何养生 注意六要点远离疾病

清明节该做的五件小事

想了解更多生活资讯,请访问: 生活
本文来源:https://www.38xf.com/2018/0313/1033109.html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