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不该体罚孩子

2017-12-19 15:30    徐玲

家长该不该体罚孩子?家长体罚孩子会带来哪些伤害?因体罚过度造成孩子离家出走的事情有很多,就是因为家长们经常体罚孩子,对孩子造成了心里阴影,时间久了,孩子就想逃离那个会体罚的环境,所以不要轻易体罚孩子,这样是不好的。

    体罚孩子是中国大多数家庭经常出现的事情,可能因为犯错会被打,也有可能是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遭受体罚,这些都是中国很常见的事情,其实很多体罚都是不对的,这样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小编在此建议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尽量不要去体罚孩子。

1.家长该不该体罚孩子

  家长打孩子,这是中国人的传统。在中国人中流传着不打不成嚣;棍棒下面出孝子;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把娃害的说法。

  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应尽可能克制自己不要去打孩子。这时候,家长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让孩子知道你对他刚才行为的不满。比如,告诉孩子“我现在心情不好”、“我不喜欢你这样没礼貌”、“你的表现很让我伤心”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于平静自己的情绪,也有助于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来想问题,从而促进孩子的反思。

家长该不该体罚孩子.png

  家长可以用自然后果惩罚孩子。孩子犯了错,无须过多批评,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的过失或者错误造成的后果。对于年幼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修正错误的具体方法,指导孩子自己去弥补错误。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时,孩子还需要自己来清理桌子上的牛奶。这样不但让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可能导致什么结果,也能够让孩子在承担后果的过程当中产生悔改的想法,有利于避免孩子再犯同类错误。

  即使家长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时候,父母也要把打孩子当成一种教育的仪式,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他为什么会挨打,这次要打几下,下次再犯错误要如何处理等。打的时候不要太重,也不要以打孩子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抬手就打孩子。打完孩子后,一定要哄哄孩子,让孩子明白,打了他,爸爸妈妈也很伤心。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即使他错了,爸爸妈妈还是爱他的。打他只是为了让他记住,下次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2.什么情况下可以体罚孩子

  一、犯可能违法的错,屡教不改的

  民间有俗语:从小偷针,长大偷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孩子的某些习惯可能会使他将来犯法时,家长应该果断出手,强制改变这些不良习惯。

  二、犯人身安全的错,屡教不改的

  有些危险的场所和危险的事,又不能对孩子进行“试错教育”。叮嘱一两次之后,如果孩子还是不听,那必须以体罚来加深印象。

  比如,现在正是夏天,家里电扇对孩子来说就很危险。如果家长多次提醒,孩子还是要伸手触摸扇叶,直接打手就是。

什么情况下可以体罚孩子.png

  三、犯了众怒,屡教不改的

  很多社会规则无所谓对错,但都是大家和谐共处的基础。如果邻居和老师都经常反应孩子不懂规矩,你批评多次后孩子依然故意违反,就该考虑体罚了。

  不让孩子学会遵守社会规则,将来不一定不能生存,但一定很难融入社会。

3.家长体罚孩子会带来哪些伤害

  1、体罚损害儿童智商

  体罚使得孩子更加具有攻击性和反社会性,而且可能导致认知障碍和发育困难。

  2、滥用体罚危害孩子心理健康

  体罚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被很多家长滥用了,并由此而引发了诸多问题。心理专家表示,滥用体罚危害孩子心理健康,会造成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3、滥用体罚就是在孩子面前宣扬暴力

  专家指出,每个孩子都有下列四种需要:首先是父母的爱护和关怀,而不是父母的责怪和打骂;第二是被他人接受,并被他人尊重;第三是要得到别人的赞赏;第四要在家里有地位。而滥用体罚会破坏孩子的这些心理需求,从而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如父亲经常打女儿,会造成女儿缺乏自尊、自爱和自信,在青春期容易出现早恋,还会使女儿数学成绩差;父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逆反心理,不愿服从社会规范,或者退缩、幼稚,缺少男子气;母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缺乏自信心、挫折感、多疑、没有安全感等。

家长体罚孩子会带来哪些伤害.png

  4、体罚损伤自尊心

  儿童心理学指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生理的发育,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尊心越来越强。自尊心是对自己个性品质的确良肯定的评价,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推动学生积极上进的一种动力。他们一旦有了错误和过失,就会感到内疚,受到良心责备,下决心改正。尊重信任孩子主要是指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想念他们的力量和才能。

  5、体罚妨碍自我意识的正常发展

  唯有个性心理行到健康、充分、自由、和谐发展的人,才能主动适应和促进现代化社会发展,才能成为创造型、开拓型、竞争型人才。心理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人才成长中起着决定的作用。体罚对成才的心理因素,特别是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的发展极为有害。

  6、体罚扼杀独立思考和创造性

  由于体罚强制、迫使学生和孩子服从,使他们处于一种压抑、恐惧、担惊受怕的不正常的心境之中。在一个经常体罚孩子的班级,由于老师声色俱厉的粗暴态度,讽刺挖苦,尖酸刻薄的语言和吓人的体罚手段,竟使得一些优秀生听到老师的提问就胆战心惊,吓得直打哆嗦。在家长经常打骂孩子的家庭,也是如此。洛克说:“受罚最重的儿童,长大了很少有成为最好的成人的……他们的态度是怯懦的,精神是抑郁的,很不容易振作起来,很难做什么事业。”

  7、体罚使人呆傻,形成奴隶性格

  体罚会使孩子产生恐惧感,神经过度紧张,形成一种保护性的反射状态,导致情志异常,甚至会造成“恐怖症”。这种反常状态的畸形心理,轻则胆小怕事、唯唯诺诺、失去主见、一切“听喝儿”;重则丧失信心、自尊心,变得性格懦弱,形成奴性。鲁迅先生说得好:“……终日以冷遇或呵斥,甚至打扑,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放他到外边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绝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8、体罚使人屈服压力,不敢追求真理

  在体罚盛行的班级,多数学生有这样一种心理、同学捣乱自然不对,老师体罚也不应该。学生的心里还是有是非标准的,但看到老师怒气冲天的模样,便“明知不对,不说为佳”还是保自己吧。家庭亦然。

  9、体罚助长以势压人,以强欺弱的歪风

  爱动武的老师,十之八九爱依靠动武的学生干部去“管理”其他学生。这几乎成了爱搞体罚教师的通病。天津某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居然让班上仅七、八岁的小学生干部打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上来就是两个嘴巴子。全班多数同学都挨打,引起了家长们的强烈不满。这种以势压人以强欺弱的做法,造成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立与隔阂。

  10、体罚使教师和家长威信扫地

  教师或家长的威信,是实施教育影响的必要条件。而这种威信是建立中人格力量的基础上它来自学生和子女发自内心的尊敬、热爱和信任,有了威信,教师和家长的影响力就会倍增。而体罚只会使教师和家长建立一种虚假的威信。学生表面上拍你,但心里却认为教师或家长“无能”、“粗野”、“水平太低”、“就这两下子”。因此,师生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不会建立起那种真诚、信任、平等的关系。搞体罚,就必然使教师和家长变成言行不一,而言行不一就必然导致丧失威信。教师和家长的说教也必然会使学生或子女怀疑、鄙视,产生反效果。

    总结: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很多父母也会偶尔控制不住要体罚孩子。虽然体罚孩子有利有弊,每个人的看法也都不一样,希望家长们也不要一味的对孩子发脾气,这样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希望家长们尽量做到只跟孩子讲道理,教孩子怎么改正错误,指导孩子正确的做法,这样比体罚孩子要好的多。

相关阅读:

名校老师使用极端方法体罚8岁学生!

业绩考核不过打屁股?扒一扒企业的变相体罚

想了解更多生活资讯,请访问: 生活
本文来源:https://www.38xf.com/2017/1219/971328.html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